來源:本站 時間:2021-07-29 10:07:39
“持續高效生產是礦井發展建設的根本。要利用一切有利條件,充分激發所有生產因素活力,努力走出一條老礦持續高效發展的新路子?!蓖跚f煤礦礦長楊計先在該礦職代會上擲地有聲地說。
自推行精益思想指導下的 “算賬文化”以來,王莊煤礦緊跟集團戰略轉型步伐,堅持“效益為先”的目標導向,抓綱帶目、統籌兼顧,重推礦井精準布局、精細組織、精益管理“三精”建設,打造企業可持續發展樣板,努力走出一條持續高效發展的新路子。
精準布局,打造規范規模新示范
作為一座建礦55年的大礦、老礦,王莊煤礦面臨礦井開采年限延長、煤炭儲量減少、地質條件復雜、設備設施老化、瓦斯含量增高、生態環境約束等諸多不利因素,礦井生產銜接越來越緊張,工作面安裝回撤越來越頻繁,生產投入費用也越來越高……針對這些“陳年舊疾”和一些新的不確定的因素,該礦領導班子帶領全礦精英骨干結合本礦實際,分別在井下采區、掘進工作面、配套系統上精準布局,實現工作效率最大提高、工作效能最大釋放。
在井下采區建設上,該礦實施做優81(91)采區,做實91—2采區,做精91—1采區,做細71采區,做簡老井區域的布局;井下采掘工作形成以91—1和91—2兩個采區為主采,81(91)采區為輔采,但具備主采功能,71、老井區域為煤質配采和精準調節主輔備采的功能定位。在91-1采區、91-2采區形成“Y型通風+高抽巷+沿空留巷順序開采”模式,8107、9106工作面形成“U型通風+高抽巷”開采模式,做到精采細采,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實現資源最大化開采。
在掘進工作面上精準布局,推行掘進切塊化管理。該礦生產中心根據采煤街接及各區域系統、瓦斯、地質、時間、空間等合理安排掘進工作,基本形成91—1、91—2、81(91)、71、老井“五區域”切塊管理。按照“效益最大化、投入最精化”的原則,每個開采掘進工作面安排相同性質、相同體制隊伍,塊段內支護材料、設備設施同質同類,檢修工作、人員技能共享共用,更有利于正規、有序、安全、高效組織生產。與此同時,安排專門隊伍進行開口、安裝、回收,充分發揮了綜掘效能,達到了“以安全排銜接、以效益排銜接、以集約高效排銜接”的目的。
在配套系統上精準布局。該礦不斷優化新井通風系統和“一通三防”布局,提高礦井通風效率。優化輔助運輸布局,逐步實現“大巷電機車+采區卡軌車+順槽單軌吊”運輸模式,創新管理方式方法,保障輔助運輸高質量、高效率運行。優化主運輸布局,牢固樹立“主運輸系統出問題超過一小時以上以重大生產事故來追查”的意識,做到明細化管理,程序化檢修,表格化控制,保證主運輸系統安全。優化物資管理布局,構建并持續優化“井上工庫房+井下物資超市+井下應急材料庫”的“三位一體大庫房”管理模式,保障材料第一時間投入生產和回收。
精細組織,打造穩產高產新基地
為保證設計科學、投入最優、產出最大,該礦精心策劃、謀篇布局,依托技術創新,全力打造系統安全高效的生產體系。
該礦嚴格落實“五維設計”理念,強化一巷一策、一面一策;引進先進生產理念和工藝,加大核心技術攻關,為礦井集約高效發展提供保證?!拔寰S設計”理念,即重點考慮地面建筑的影響,主要涉及工作面的儲量問題;考慮工作面圈定范圍內的地質情況,避開斷層和無炭柱等特殊的地質影響;考慮相鄰工作面及巷道在回采、掘進期間動壓擾動影響情況以及風運巷、切眼上下山情況,確定兩工作面之間的凈煤大小以及風運巷的位置關系;考慮系統設計,對通風系統、出煤系統、運輸系統、抽采系統進行設計,進一步分別理清各系統在掘進、回采、安裝期間的運行路線情況;根據設計軟件及設備選型情況進行巷道斷面的專項設計及支護設計,對數據嚴格核對,保證每一個測量數據成為礦山建設、生產的藍圖,為每一次施工指好方向。
科學采取調斜回采措施,最大程度回采三角煤。該礦通過對標學習經紡煤礦的五采區邊角工作面的優化設計,將保安煤柱與停采線之間的三角煤通過調斜回采實現多回收煤炭資源。為此,該礦在各回采工作面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積極推行調斜回采,嚴格督導隊組對工作面停采線附近三角煤進行最大程度回收。僅僅7106工作面,在進行調斜回采后,收尾前風巷比運巷多推進20m,多采出煤炭資源為21935噸;目前該礦正在回采的91101工作面,計劃在收尾前調斜回采23m,預計可多回采出煤炭資源26592噸。除此之外,該礦還積極探索覆巖離層注漿充填開采,聯采聯充、聯采聯掘等工藝,充分利用采動條件下的頂升技術等,積極開展煤炭綠色開采探索,有效釋放壓覆煤炭資源。
精益管理,打造提效增效新標桿
深入開展“大精益”活動以來,王莊煤礦以“效益”為中心,以“算賬文化”為抓手,緊抓降本增效、減員增效、提效增效三個關鍵點,打造以效益為中心的企業管理模式。
在降本增效方面,該礦推行一巷多用,優化源頭設計,減少掘進量,節約支護材料。對主運輸皮帶機運行實行“有煤則開,無煤則?!钡木婊芾?。循環使用輔助運輸軌道,嚴格管控軌道及其附屬配件回收率,有序推進輔助運輸基礎材料內循環使用。在減員增效方面,該礦進一步優化井下專業化隊伍配置,構建“三位一體”大庫房減崗減員機制,推行兼職安全員模式,優化崗位人員配置;結合采掘銜接部署,優化生產模式,科學合理部署巷道封閉,推進智能化工作建設,達到減員增效。在提效增效方面,該礦抓住市場機遇,多產多銷,著力提升效益煤產量,通過安裝使用采空區尾煤回收裝置,提高資源回收率;順應煤炭市場形勢,加大效益煤生產力度,促進“抓安全、控成本、提效益”的觀念入腦、入心、入行,形成“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干”的蓬勃景象。
(文 孟濤濤)
責任編輯:崔婷婷
本網站所刊登的各類信息,均為潞安化工集團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
直播潞安APP
微信公眾號